甘孜藏族自治州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丁真走红,等于宣告努力无用这种目光短浅的 [复制链接]

1#
北京最好白癜风医院的治疗方法 https://disease.39.net/yldt/bjzkbdfyy/

年冬天,最被频繁提起的名字,应该是“丁真”。

起初,他只是在短视频平台爆红。那时候,人们还没有意识到,丁真的这一次爆红,究竟蕴含着怎样的生命力。也许他只是和其他网红一样,因为某个镜头、某个片段,短暂地收获一阵热度,再将热度飞快地转化成金钱,然后销声匿迹。

后续发展超出所有人的想象。从丁真开始,人们一点点打开了属于“康巴汉子”、“四川理塘”的新地图,这绝不是一个网红可以带来的。

换句话讲,丁真的定位,不该是“网红”,而是更落回现实的一些东西。

有些人会愤懑不平,觉得丁真的出现打破了“公平竞争”的规则。这代表着,寒门苦读比不上流量和资本造物,一个人的努力在幸运面前不值一提。

可事实是,只要你稍微了解一下丁真走红背后,理塘扶贫人员所做的努力,就不会把这一切归结于幸运。

或者说,能接得住从天而降的幸运机会,本身也是一种实力。

遇见丁真以前

你可以用巧合与运气来形容丁真的走红。

拍摄丁真的摄影师胡波,一直住在丁真舅舅家的民宿里。从时间上来看,在他拍摄丁真以前,就认识丁真很久了。

可胡波一直没想过拍摄丁真。在胡波以及当地人的审美里,丁真不算是特别好看的,评价都是“他还像个孩子”。

当地人对于男性,有一套自己的审美标准。他们曾举办过康巴汉子的选拔比赛,想要从中找出一个代言人,作为理塘旅游的门面招牌,拉动旅游经济的发展。

这个思路是对的,但很显然他们对外界的审美有了错误的判断。

胡波拍了许多康巴汉子,其中包括丁真的舅舅、丁真的弟弟,都有不少的热量,但离真正的“红”总还是有点距离。

拍摄丁真,是因为丁真弟弟不在,丁真非主动地走近了胡波的镜头。

那一刹那起,机会降临在理塘,一发不可收拾。

其实当地人也不太理解,为什么丁真会走红。在当地人的审美里,络腮胡、体型威武,才是“帅”的标准。

丁真走红带来的,不仅仅是让他个人生活优渥的机会,更是一个贫困地区破局的机会。

看过《哪吒之魔童降世》的人应该可以理解,龙族将自己身上最硬的一块鳞片剥下来,做成一副铠甲,然后等待一个机会,和一个合适的人。

在丁真出现前,这里的人一直在努力。

理塘县汉戈村第一书记文雪松,在今年5月就开始尝试直播带货。观看量高的时候有几千名观众,他们研发了一款黑青稞曲奇,经过十几次失败后才成功。

丁真走红后,黑青稞曲奇抓住了机会,很快被抢到断货。

可是,如果没有事先十几次的默默研发,把再大的流量机会交给汉戈村,他们也无法施展拳脚。

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对杜冬而言,更是如此。

杜冬是理塘旅投公司的总经理,南京人,毕业后曾做过作家、翻译和记者。

年,杜冬刚来到理塘时,毫不夸张,那里的员工只有一位会电脑。在《人物》的采访文章里描述过:

“来理塘工作的前半年,杜冬的工作主要是道歉,员工把别人的事情搞砸了,员工和员工之间打架了……他要跟客户道歉,要跟员工的父母道歉,说自己没关好小孩。”

很多基础技能,是杜冬一点点手把手教出来的。

用新媒体宣传理塘,也是他们一直在尝试的。

拍短视频,段子和连续剧都试过,但创意总是不够亮眼。因此收获的效果,自然也是平淡的。

游客也少,今年五一期间,理塘的仁康古街才第一次有了门票收入。

旅投公司经济效益差,员工自然就少,专业技能也跟不上。旅客来了,服务效果差,名声打不出去,就变成了恶性循环。

甚至人们对理塘的印象,也很让杜冬绝望。如果外界对理塘印象差,好歹能证明,理塘具有一定的知名度。而真实情况是,人们甚至不知道理塘在四川,这是一个毫无知名度的地方,对旅游行业而言,是最致命的。

抓住机会

丁真的视频火了以后,杜冬和高小平反应过来,一定要抓住这次机会。

曾经他们试了很多次,想要借助社交媒体和流量的东风,为理塘打开一点知名度。这一回,流量意外地自己的找上门了。

高小平火速做出行动,联系上丁真,提出要和他签约。

与此同时,拍摄丁真的摄影师胡波也想要和丁真签约。两份机会同时摆在眼前,其实丁真自己根本不知道,他的选择会改变什么。

丁真的家人比较倾向于国企。这种心态在当地很常见,当地人普遍觉得,考进了国企,才算被社会认可。

最终选择和国企签约时,丁真只小声问了一个问题:“他们不会让我一整天都坐在那里吧?”

得知并不是和别人一样坐班,他有绝对的自由在草原上驰骋,丁真果断同意了。

按高小平的话讲,“小孩子自己身处于艰苦的生活环境,不自知而已。”

生活在高海拔缺氧的环境,长期放牧,遇见野兽需要自己面对生存危险。从小在这里长大的丁真习以为常,可对比平原地区的孩子,他的生存环境可以称之为恶劣。

不仅是他,整个高原地区的人们,都在忍受恶劣的生存环境。高海拔容易让人心室肥大,高血压、心脏病更容易发作。从其他地区去高原支援的干部,退休后身体状况大部分可能熬不过三年。

理塘的人均寿命,仅50多岁。

杜冬、高小平以及更多的人一直努力想要带领当地人摆脱贫困,终于遇上了丁真,以及他意外走红带来的流量红利。

这红利并不只是服务于丁真个人,而是整个理塘、甘孜,或许还为其他贫困地区示范了走出困境的办法。

宣传丁真,宣传的不是一个简简单单的男孩,不是一个意外诞生的互联网宠儿,而是宣传一套解决方案。

汉戈村第一书记文雪峰就看得很清楚,丁真很忙,汉戈村请不到丁真来做宣传,但他们村里也有类似丁真这样的男孩子,他们也可以尝试复制丁真的路线。

“达则兼济天下”,这是丁真的故事里贯穿始终的一句话。

丁真走红,等于宣告努力无用?这样想才真的是大错特错。正因为在丁真走红前,当地人一直努力、有计划和准备,才能接住从天而降的机会,将自己实现准备好的产品、计划展示出来。

看见丁真走红的人们,有的只看到他幸运、觉得不公平,有的却看到一个地区即将成功脱贫,下一个贫困地区可以效仿,改善更多人的生活。

你的眼界有多高,决定你看到的东西能有多深。幸运,也是一种实力。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