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藏族自治州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植物人顾垒一直在路上今日中国 [复制链接]

1#

课堂上,他是授业解惑的植物学教授,教学方法创新,讲解科学严谨;在网络上,他是“讲植物的顾有容”,坚持科普植物学这门看起来专业又小众的知识。他就是首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顾垒,同时也是山水自然保护中心科学顾问、中国野生植物保护协会理事。

▲顾垒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甘孜县进行野外采集。

一切从“嘚瑟”开始

顾垒主要研究植物的分类和系统进化。然而,很多人认识顾老师,却是从“讲植物的顾有容”开始的。作为他的网络化身,顾垒以“顾有容”的身份利用业余时间坚持在网络平台上撰写文章、发布视频,为公众科普关于植物学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各种知识,因而他也有了一个在圈内响当当的称号——“植物人”。

说到在网络上进行科普这件事,顾垒坦言,一切都源于“嘚瑟”。

在大众眼里,植物学家也许就是一直和花草树木在一起,认识的植物比其他人多一些。事实上这一学科涵盖植物的分类和鉴定以及研究物种的进化等内容,不仅要辨别、命名,还有完善关系谱、研究进化历程、展开调查与保护等许多繁复的工作。顾垒说,在他所处的专业科学领域内,其实有很多不为众人所知的有趣故事和新奇知识,而自己又是个很乐于和大家分享的人,于是便开始了在社交平台上的“嘚瑟”之旅。没想到这一开始,就坚持了十来年。

▲顾垒于四川省德格县雀儿山进行野外采集。

授课、科普都需要“有趣”

“生态保护被提到一个如此重要的国策的层面上,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大环境不断改善。”顾老师说,公众对生态文明建设、生物多样性保护等这些原本离自己生活很远的概念的认知不断增强,跟官方层面的大面积宣传有非常大的关系。自年中国做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决策以来,先后修订了《野生动物保护法》和《野生动物保护条例》、更新《国家重点野生动物保护名录》等。据顾垒介绍,《野生植物保护条例》接下来也会进行修订,他也正投身于此项工作之中。在不断建立、完善相关法规的同时,中国还建立了三江源、东北虎豹、大熊猫、海南热带雨林等10个国家公园试点,以系统地规范保护地的方式保护其生态环境。

在公众眼中,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的概念似乎有些过于大,涉及到的科学知识也太过抽象。即便是专业领域的学生,在刚接触的时候可能也是一头雾水。对此,顾垒有自己的一套方法。无论是写科普文章还是做科普视频,他常常将自身的实地探访经历和所要讲解的知识点结合在一起,语言又平实有趣,因此吸引了很多人的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