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巴传媒(周燕记者谢臣仁张嗥)
甘孜藏族自治州是以藏族为主体
多民族世代居住的民族自治地方
历来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腹心带
是中央政府治边稳藏的重要依托
在中华民族母亲的怀里
生活着纯朴勤劳、勇敢善良的康巴儿女
栖息在这里的各民族儿女共享山水林草
共同团结奋斗
共创美好幸福
谱写了一曲曲动人的弦歌
同心浇灌团结花
康定市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综述
一座跑马山,名扬五洲四海;一曲《康定情歌》千古绝唱,醉了天下人。这里,有穿城而过的折多河;这里,生活着藏、汉、回、彝、羌等多个民族,各族群众亲如一家;这里,风俗民情独特,文化灿烂;这里是历史文化的名城,茶马古道重镇。
年,康定市被评为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先后荣获全国法治示范县市先进单位,全省藏区工作先进县,全省类区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市,全省脱贫攻坚先进市,全省“三农”工作先进市,全省农民增收工作先进市,全省信访工作先进市等荣誉称号,目标考核连续3年获得全州类区第一名。
近年来,康定市立足多民族聚居、多宗教并存、多文化交融的实际,将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为一项重大的政治责任扛在肩上、抓在手上,以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为抓手,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谱写了新时代康定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新篇章。
“在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的实践中,我们深深地体会到,深入持久地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是夯实各民族和睦共处、和谐发展的基础。”该市创建办专职副主任、民宗局长牛麦仁真说,只有全力以赴抓实民族团结工作,致力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一个美丽繁荣和谐小康康定才会展现在世人面前。
团结之花绽校园
记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州职校
金秋传喜讯,满园竞欢腾。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甘孜州职业技术学校(后称州职校)被评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为我州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添柴加力。
自年建校以来,州职校高举爱国主义旗帜,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主题,紧扣“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服务地方发展”工作主线,美环境、养懿德、弘文化、育新人,让民族团结之花绽放校园。
学生在民族传统技艺博物馆体验生活
蔚蓝的天空,因为有了白云的点缀,才不会寂寞;宽广的大地,因为有了万物的装点,才显得生机盎然。州职校先后被评为四川省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学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在由多个民族构成的州职校大家庭里,大家互相依存,互相促进,团结一心,共同发展,书写出民族团结进步的和谐乐章。
“一个妈妈的女儿”
两河口水电站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纪实
9月28日10时40分,甘孜雅江两河口,两山之间,一桥飞架,一片欢呼声中,12辆车辆缓缓驶过桥面,标志着这座耗时4年的我国藏区第一高墩公路桥两河口特大桥正式投入使用。
“两河口特大桥能在4年建成,离不开雅江群众的支持。”特大桥项目总工程师王凯感慨不已。
邀请藏家孩子参观
今年9月两河口特大桥建成通车,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上大礼;世界第三、全国第一高、高米的两河口土石大坝构筑高逼近米,确保明年10月能如期下闸关水。自开展建设来,两河口水电站建设进展顺利,这正是各族建设者共同努力的结果。
雅江县呷拉镇西地村向管理局赠送了锦旗
在新的起点,两河口水电站将持续深入推进民族团结示范创建,为把两河口水电站建设成建设成为富民工程、惠民工程、民生工作、平安工程和生态文明工程,建成民族团结进步电站,促进美丽生态和谐小康甘孜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用医者仁心促民族团结
医院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创建纪实
医院是我州目前唯一一所全民所有制“三级甲等”医院,医院,医院、医院、医院、医院医院,医院(集团)成员单位。医院眼科、包虫病治疗中心为四川省甲级重点医学专科,正在建设四川省医学重点专科、四川省医学民族重点医学专科——心血管专科、结核病专科、儿科、骨科。
长期以来,医院担负着全州和邻近省(区)部分地区干部群众临床医疗、急救、预防保健,州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抗灾医疗救援和学术科研等任务。
目前,医院职工总人数人,有来自全国12个省(市)自治区的11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员工占职工总数的52%,各民族的少数民族专家、管理医院工作的骨干和中坚力量。自年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创建活动以来,该院以创建活动促医疗卫生改革向纵深发展,医院人心,医院各项业务不断上新台阶,以创建活动成效辐射农牧区,为群众办更多好事实事。
“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民族团结创建工作的生命力在于实践。医院*委书记*祥说:“民族团结是发展进步的基石。医院将继续扎实开展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创建活动,让民族团结之花绚丽绽放,芬芳四溢。”
审核:*良富责编:肖宵编辑:泽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