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感动四川人物评选”
十大人物名单公示
“年度感动四川人物评选活动”自启动以来,秉承“公平、公正、公开”原则,候选人通过网络投票、专家评审等环节,遵循时代性、影响力、感染力和群众性的评选标准,已产生“年度感动四川人物”10名,现将结果公示如下:
(按姓氏笔画排名)
四川凉山森林消防员
王小兵
朱泽荪
张闻
周永开
周脉军
林立宁
的莫鸽鸽
曾正辉
谭晓琴
公示时间:年3月24日—3月31日
监督-
四川广播电视台
年3月24日
“年度感动四川人物评选”十大人物
(图文材料)
1、四川凉山森林消防员
年3月30日下午,四川凉山木里县发生森林火灾,四川森林消防总队凉山支队西昌大队组织消防队员开赴一线展开扑救。3月31日消防队员克服山高坡陡、沟深林密、缺氧难行等困难,每人负重30余斤,徒步行军8个小时,在海拔余米的地方与森林大火展开了搏斗,当天下午,明火已被扑灭后,消防员在向山谷两个烟点迂回接近时,遭遇林火爆燃,27名森林消防指战员和4名当地扑火人员全部牺牲。
不惧危难,负重逆行,精神长在,英魂永存。
2、王小兵
王小兵,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喜德县供电分公司五级职员,喜德县光明镇阿吼村第一书记。三年前,王小兵被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派驻到阿吼村,驻村三年,作为扶贫第一书记的王小兵,添了白发,也多了皱纹。年,阿吼村实现了整村脱贫,贫困户人均年收入由年的元增长到年的元。王小兵荣获年四川省脱贫攻坚奖先进个人、年四川省五一劳动奖章、年全省综合帮扶工作队优秀队员。
倾心倾力,无怨无悔。大凉山里战贫困,乱石滩上建新村。
3、朱泽荪
朱泽荪,成都石室中学退休教师。年,年仅19岁的朱泽荪进入石室中学任教,成为这座千年学府中最年轻的老师。当时,他的年纪和学识与求知若渴的高中生所差无几,为了不枉为人师,他只有比学生更努力。白天,他与学生们一起上课;晚上,他又在备课之余继续读书钻研。为了完整记录文翁石室两千多年的历史,他与另外几位老师跑遍了四川省、成都市两级档案馆,历时七年,终于在90年代初完成了逾页的《石室校志》。年,石室中学迎来文翁兴学周年,这座千年学府至今未曾中断办学,靠的就是像朱泽荪一样的“石室人”坚持不懈地传承。
勤恳奉献,秉承初心,成为这个时代前进路上不灭的薪火之光。
4、张闻
张闻,五粮液集团职工。年宜宾市优秀扶贫干部,年度四川省优秀驻村工作队队员。从“酒都宜宾”到“世界高城”理塘,米的“生命禁区”对他既是考验也是挑战,下木拉乡*委副书记和上马岩村驻村工作队员的身份对他是使命也是担当。脱贫攻坚对他而言,是成长更是战场。挂职的近两年时间,曾因工作劳累和环境恶劣导致肺水肿入院,也曾错过了对父亲手术期间的照顾,在理塘的脱贫攻坚考卷上书写了一份坚守和奋斗的答卷。在五粮液集团公司*委和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关心下,他与上马岩村百姓一起,把五粮液捐资万、整合资金余万元援建的理塘五粮液极地果蔬(香菇)基地打造成了全州的样板产业,扶贫产品品牌化并远销粤港澳大湾区,2年不到的时间,基地向老百姓分红万元,贫困户收入显著提高,为理塘县的高质量脱贫摘帽做出了积极贡献。
攻坚路上,他艰苦奋斗,勇于开拓,带领贫困群众共同绘就美好生活新画卷。
5、周永开
周永开,有着75年*龄的92岁达州老*员、离休纪检干部,先后荣获“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四川省优秀共产*员”等荣誉称号,其先进事迹得到中央和省委领导同志重要批示肯定,被中央宣传部批准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全国重大先进典型,《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等十家中央媒体集中宣传报道。解放前他冒着生命危险从事川北地区*的地下工作,新中国成立后全心全意为百姓造福,一辈子听*话、跟*走,用实际行动践行“*是一生的追随”座右铭。在职期间,他恪尽职守、苦干实干,带领广大群众植树造林,推动原巴中县林业发展成为全国先进;他头顶压力查办大案,坚决同腐败行为作斗争。离休后,他积极投身生态环境保护事业,牵头组建退休干部义务护林队,不遗余力参与万源市花萼山护林造林,推动花萼山建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他致力于红色文化和红军精神的传播,先后组织拍摄《巴山教魂》专题教育片、编纂《热血》系列丛书,并在巴中市巴州区奇章中学、化成小学设立“共产主义奖学金”,始终以旺盛的革命热情坚守“人可以离休但共产*员永不会离休”的朴实承诺。
老去的是岁月,不变的是信仰。至纯至粹,笃定笃行。
6、周脉军
周脉军,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公安局禁毒局副局长。他是禁毒战线的“刀锋战士”,是彝区禁毒防艾事业的青年先锋。他曾带队深入“金三角”腹地,跨境抓捕大毒枭,上演真实版“湄公河行动”;他曾纵身跳下20米高悬崖,抓捕嫌疑人;他曾多次在公路上上演生死时速,在海拔米的高原藏区深夜突袭。过去6年里,无数次冲锋陷阵,参与破获多件毒品刑事案件,抓获多名犯罪嫌疑人,缴获多公斤毒品。年,周脉军被评为全国“最美基层民警”
与黑暗斗争,守护阳光。为人民而战,无悔无怨。
7、林立宁
林立宁,成都市兴蓉再生能源有限公司*总支委员、副总经理。年,成都环境集团建立成都市生活垃圾渗滤液处理厂,林立宁作为第一批加入厂里的员工,过去的十年,他耐得住寂寞,守得住初心,一直奋战在恶臭扑鼻、蚊蝇乱飞的垃圾山上,用专业的知识、丰富的经验解决工作难题,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实现了厂区安全、环境事故“零发生”,用实际行动彰显新时代环境人的精气神。他开拓创新,带领团队进行技改技革、技术创新,为公司节约生产运行成本上千万元,他精益求精,强化管理,将黑水、臭水变成了水质高于排放标准的清水,实现了再生能源的有效利用。
把责任和困难留给自己,用智慧和奋斗守护绿水青山。
8、的莫鸽鸽
的莫鸽鸽,原乐山市金口河区司法局局长,区脱贫办“四好村”创建组执行组长。作为“彝汉双语法治夜校”“心连心鸽鸽讲堂”创始人,多年来,她始终坚持用法律维护群众权益,用宣讲将法治理念根植于群众心底。年11月,临近退休身患癌症的她,瞒着同事和家人,以满腔热忱投入到金口河区脱贫攻坚“战场”,将法治宣传和精神扶贫创造性的融为一体,通过提供“菜单式”精准服务和余场主题宣讲,带头深入村社,送政策、送法律、传知识、解疑惑、鼓干劲,充分发挥法治宣讲扶志作用,全面激发贫困群众脱贫奔康的内生动力,为彝区脱贫攻坚工作做出了积极贡献。被省委省政府评为-年度四川省法制宣传教育先进个人;年被中宣部评为“基层理论宣讲先进个人”。荣获“中国年度法治人物”“年度四川十大法治人物”称号。
燃烧生命,温暖贫困地区万千群众。竭尽心力,大山里闪耀法治之光。
9、曾正辉
曾正辉,医院ICU护士。年2月20日晚,自贡仁和路附近发生一起车祸,一辆越野车撞到一名60多岁的老人。紧急关头,在伤者已无自主呼吸,心跳骤停的情况下,路过此地的医院ICU护士曾正辉,立即上前跪地抢救,一边为伤者进行胸外心脏按压,一边组织群众拨打。持续紧急抢救15分钟,进行心脏按压数百次之后,伤者终于呼出一口气,开始有了声音。
平凡岗位,不忘医者初心。凡心善举,全力救死扶伤。
10、谭晓琴
谭晓琴,甘孜州炉霍县斯木镇中心卫生院副院长。“80后”女孩谭晓琴出生于甘孜州炉霍县斯木乡的一个藏族家庭。受在家乡做医生的父亲影响,谭晓琴毅然回到了甘孜州炉霍县斯木乡中心卫生院,成为了一名乡村医生,一待就是十几年。走上行医之路后,谭晓琴长年奔走在海拔0多米的农区、牧场,为藏族群众宣讲孕妇住院分娩科学知识,改变了群众“宁愿生在牛圈里,医院里”的观念,挽救了许多新的生命。她医者仁心,陪伴绝症患者度过最后的岁月,把素不相识铸成生死不弃。她医者无我,对艰苦、危险的工作环境从不低头,“救死扶伤是我的使命,容不得选择”。医院发的病危通知单后,远在炉霍斯木乡的乡亲们,自发转塔十万圈为病重的她祈福平安。曾获四川“青年五四奖章”“四川省先进工作者”等奖项。年8月,荣获年“最美医生”称号。
带病出诊,一颗仁心换来万千真心。恪尽职守,呵护生命的格桑花在高原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