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开展以来,甘孜州政法系统坚持政治引领、示范引领,服务引领,多点齐发,以务实的举措,看得见的成效,将“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推向高潮。甘孜州委政法委围绕“四个一线”,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围绕“感情在一线建立、工作在一线推动、作风在一线转变、形象在一线树立”,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走深走实。开展“教育整顿大走访”调查活动,要求全州每一名政法干警走访3名群众,已走访户,发放征求意见表余份,收集意见建议余条,化解各类矛盾纠纷隐患余起,开展政策宣讲余场次,跟踪回访结案当事人余人。召开“我为群众办实事”新闻发布会,围绕涉及群众切实利益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集中公布40类71条便民利民措施,不断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家门口”解纠纷
“点线面”巡回审判
云上调解
甘孜州法院念好“六字诀”,推进便民举措落到实处。以“公”增信。坚持执法司法公开公正透明,及时公开裁判文书、公开庭审和审判流程,深度运用“四类案件”监督管理系统,推动有序放权与有效监督协调共进。以“转”促改。转变思路改进意见建议征集方式,转变学习方式解决工学矛盾,转变服务方式改善司法服务环境,转换角度改进服务律师态度,并通过“智慧法院”建设,实现“家门口起诉”。以“文”化人。加强法治宣传,联合媒体策划法治小剧场、藏汉双语《法官说法》栏目,以生活化小视频讲好“大道理”;坚持文化育警,深入推进“六个实质化”在雪域高原落地落实,打造“正义雪莲”女子审判团队和“石榴籽调解工作室”品牌,延伸司法为民触角。以“育”提能。以能力建设年、青蓝工程为依托,举办各类培训,开辟理论微课堂、百年*史今日学专栏,抓好线上线下学习,提升干警执法司法水平。以“严”管警。落实“三个规定”填报和“三非”工作机制,认真完成线索核查;把握好“自查从宽、被查从严”政策;严肃整顿基层窗口警容风纪,切实做到文明执法、公正执法。以“固”长治。强化成果巩固和建章立制,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制度,准确把握学习方向不偏移,切实把教育整顿成果体现在司法为民各环节。甘孜州检察院当好“四角色”,扎实服务群众。当好群众“守护人”。紧盯涉食品药品安全、涉窨井盖、高空抛物犯罪,进一步强化“刑行”衔接机制,守护群众“舌尖上的安全”、“脚底下的安全”、“头顶上的安全”。深化推动检察“一站式”服务,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25件,办理司法救助案件13起14人,发放司法救助金元,延伸司法救助,开展回访14次。全面开展公益诉讼守护美好生活专项行动,全覆盖开展饮用水水质检测,及时回应群众法治需求。当好成长“护航人”。深化打造“甘孜绿芽”未成年人检察室,以“1+18+N”纵深打造“一站式”未成年人保护体系。全面开展“未”民办实事活动,组织未成年人安全防护专项检查25次,送法进校园25次,持续推动“一号检察建议”落实,《建立侵害未成年案件强制报告制度》实质化运行,确保侵害未成年人案件早发现、早取证、早惩治、早预防。当好生态“保护人”。建立“绿色格聂”公益诉讼检察室,持续固化“附带民事公益诉讼+补植复绿+社会化综合治理”生态环境公益诉讼模式,启动雅江“2.16”、丹巴“非法采伐、收购国家重点保护植物”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补植复绿工作,已补种红豆杉苗木株、云杉苗木00株,达到“办理一个案件、恢复一片青山、教育一片群众”的综合效果。当好法治“宣讲人”。采取“藏汉双语”开展法律法规政策宣讲活动46次;开展“缉枪治爆”“血亲仇杀”“命案治理”专项整治宣传59次;开展社区矫正监督及法律宣讲25次;采取公开听证、公开宣告、联合法院巡回办案等形式“以案释法”。甘孜州公安局“三聚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聚焦热点发力,深入推进“百万警进千万家”和“六进六边”活动,从打击和防范电信诈骗和网络黑产违法犯罪、治理“*赌毒”社会乱象、交通管理服务、规范执法执勤、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旅游警务和校园警务建设、从严治警等方面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建议,细化出台“23”项便民利民措施。聚焦重点发力,围绕州委“三创联动”工作要求,着力营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规范有序的法治环境、可持续的生态环境、高效活力的营商环境、暖心舒心的旅游环境五个环境,切实将“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与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紧密结合,用心打好“六战”,营造百年大庆安全稳定的政治社会环境,服务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聚焦难点发力,创新“随时谈”工作法,在窗口和执法执勤一线主动邀请群众评警,拓宽开门评警渠道,精心打造了精简审批、警企联动、护航建设“三大服务模块”,从14个方面优化完善便民利民举措,涉及户政、民爆、车驾管、出入境、特殊人群关爱、行政审批等多个领域,切实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甘孜州司法局“五变化”,为群众办实事。全民普法多样化。由78名藏汉双语人才,组建“洞嘎波”(意为:白海螺)法治宣传队,定制“法治菜单”,精准普法,开展“法律七进”活动场次。加快送法进寺庙“四进七有”提档升级,实施全州宗教活动场所“一寺一普法员”,创新推广“小小普法员”试点工作,丰富“旅游+法治”模式,打造国道沿线“法治文化加油站”35个。法律服务人性化。法律援助实行应援尽援,对农民工等困难弱势群体开通“绿色通道”,提供一次性完成申请法律援助服务,办理各类法律援助案件件,受益人次;与成都国力公证处达成合作协议,完成8个县(市)公证处托管工作,共办理公证件,上门服务14件;会同公安等部门,邀请社会各界代表31名召开《甘孜藏族自治州流动人口管理实施办法》听证会,针对我州外来务工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