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藏族自治州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文明言行进校园垃圾分类沉浸学人民资讯 [复制链接]

1#
北京去哪个医院治疗白癜风最好 http://m.39.net/pf/a_4323021.html

「本文来源:南方日报」

“垃圾分类从我做起……”新学期伊始,广州校园生活垃圾分类“开学第一课”就带领学生们奏响了绿色环保的“主题曲”。9月6日,“垃圾分一分生活给满分”——广州市垃圾分类“五进”系列活动进校园启动仪式在越秀区东山培正小学正式拉开帷幕。主会场活动由广州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广州市教育局主办,越秀区文明办、越秀区教育局和越秀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以及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广州分社承办。

据介绍,从9月6日起,大型垃圾分类主题迷宫“空降”越秀区东山培正小学、广州大学附属中学、天河区长湴小学三大会场。这是广州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首创的沉浸式垃圾分类科普教学,持续一周时间用寓教于乐的方式将垃圾分类的意识植入学生们的心中。

该系列活动是年广州市垃圾分类“五进”系列活动之一。广州自年施行《广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以来,在法规“硬约束”和文明“软引导”的作用下,垃圾分类已然成为广州居民的新时尚。“垃圾分一分生活给满分”——广州市垃圾分类“五进”系列活动进校园启动仪式正是广州持续开展的垃圾分类全民行动进社区、进乡村、进校园、进企业、进机关的生动写照,为广州在建设文明城市和美丽乡村的实践中,打下了全社会参与的群众基础。

●南方日报记者马艺天冯艳丹郭苏莹摄影南方日报记者吴伟洪见习记者罗一飞通讯员成广聚

玩着分

大型沉浸式垃圾分类迷宫“空降”校园

迎新开学,一场活泼的创意课桌舞《垃圾分一分·环境美十分》吸引了大家的目光。9月6日上午,广州越秀区东山培正小学校园内,学生们跟随音乐节奏,用课桌打造动感矩阵,给新学期奏响了绿色主题曲。

随着课桌舞的落幕,一堂垃圾分类教学示范课在学校操场的大屏幕上开播。“垃圾为什么要分类?什么是生活垃圾分类?……”来自广州市城市矿产协会的阚志娟老师为全校师生开讲广州校园生活垃圾分类“开学第一课”。线上线下,学生听得聚精会神。现场一问一答之间,学生们对垃圾分类新时尚的概念理解又多了一分。

“我们倡议:第一,争当垃圾分类的先行者……发扬‘培正是我家,环保靠大家’的主人翁精神,多走一步路,垃圾有去处;多动一下手,垃圾分类投。”越秀第一学区东山培正小学校长叶志丹在现场和少先队员一起宣读《垃圾分类·文明言行》倡议书,号召全市师生积极参与垃圾分类。

作为越秀第一学区的学区长学校,东山培正小学做榜样、学先锋,将垃圾分类进校园以及绿色环保知识作为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带领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养成好习惯。

这次开学垃圾分类主题教育中,学校更是在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的支持下,将大型实体闯关迷宫引入校园。广州鹰游体育发展有限公司创新性地用生动活泼的方式将户外运动与绿色教育相结合。

随着领取解谜道具卡,学生进入迷宫,阅读迷宫内展板上的图片、文字,结合手上的道具卡进行解谜,在回答问题后,当前关卡胜利完成,参与者将根据指引前往下一个地点,直至走出迷宫,挑战成功……在启动仪式当天,主会场东山培正小学的学生们在启动仪式之后纷纷挑战垃圾分类闯关迷宫。

“我们小组花了不到十分钟就闯关成功了,特别有意思。”东山培正小学学生薛钦如说,“以前也接触过垃圾分类宣传,今天通过小组挑战闯关学习分类知识,让我印象最深刻。”

“垃圾分类不是小事,垃圾分类关系千家万户。它不仅是基本的民生问题,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题中之义。”叶志丹介绍,学校以“点(学生)——线(家庭)——面(学区)”三层开展广泛的教育引导工作,让更多人行动起来,养成垃圾分类的好习惯。本次活动还以小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律动、有奖问答、情景剧等方式方法开展沉浸式垃圾分类教育,形式活泼,示范直观生动,富有新时代气息,呈现垃圾分类教育的新形态。

“近年来,越秀区通过*史进校园、‘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系列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新时代好少年’学习宣传等载体,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提升师生文明素养和校园文明程度,对照‘六个好’的创建标准,强化道德实践,推动文明校园创建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深入开展。接下来,我们将持续深化文明校园创建,让文明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地融入校园,成为校园里最美的风景。”越秀区文明办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联动学

跨越山海,三地学生共学文明言行

在活动后,东山培正小学还将邀请越秀区第一学区的8个成员学校参与,9所学校分别组成挑战小分队来到主会场挑战垃圾分类闯关迷宫。

东山培正小学副校长林丹娜介绍,学校一直重视培养学生的垃圾分类意识,积极推动家校社联动宣传,创设“节日垃圾减量”品牌活动。在本学年,该校将继续联动学区内的学校一起开展合理消费源头减排和家庭自制垃圾分类收集箱设计等活动,以点带面,以学区联动的形式引导学生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努力为今后广州市进一步为做好垃圾分类教育工作提供更多的参考模式。

在广州大学附属中学,初中生趁着下课的时间,拿着答题卡在迷宫内玩得兴致勃勃。“垃圾分类迷宫体验活动让学生学会辨认可回收物、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四大垃圾类别,沉浸式体验以及迷宫式设计很新颖,学生们都热情高涨。”广州大学附属中学工作人员介绍,“4人小组合作进行,又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着实给学生们上了一堂集趣味性、知识性、实践性、合作性于一体的开学第一课。”

而在天河区长湴小学,学生自编儿歌《垃圾分类新时尚》、情景剧等精彩表演开启了开学第一课。儿歌联诵、绘本共读……通过连线,天河区长湴小学联动结对学校长虹小学,同时连线帮扶学校贵州省毕节市大方县鼎新乡鼎新小学、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新龙县第一完全小学、第二完全小学共同参与。当天上午,三省7所学校共上一堂垃圾分类课。

“跨越山海一线牵,生态文明手相连。”现场,三地学生用不同的语言齐声喊出这一口号,承诺共为垃圾分类贡献力量。

“垃圾分类的儿歌、绘本故事等都是学生原创,让他们主动参与,主动学习。”长湴小学校长杜碧红介绍,启动仪式后,学校还将把学生手绘创作的绘本故事寄到帮扶学校分享阅读,通过绘本、儿歌宣传垃圾分类的知识,共同为生态文明贡献出自己的力量,建设美丽中国。”

创新活动,创新思想,润物无声。学校将文明言行教育提炼经验,同时积极调动社会力量,用有效的方式推动学生养成文明言行习惯,助力文明学校创建。

深入做

全民树立绿色发展观

记者在东山培正小学看到,学校曾开设环保造纸坊,学生用厨余制肥机,做环保材料做创意手工……东山培正小学是广州市文明校园、“—年创建广东省文明校园先进学校”,也是广东省绿色学校、国际生态学校。

走进天河长湴小学,成片的绿荫已经成为学校的名片。年,长湴小学也作为全市33所学校之一,正式入选广州地区“—年创建广东省文明校园先进学校”名单。

走在校园里,随处可见垃圾分类的普及教育成果。在教室外面的围栏上,同学们用塑料瓶盖拼成一幅幅图画。“部分墙面总是有脚印,而我们的初衷是为了让墙面保持干净整洁,于是面向全校征集意见。”杜碧红说,“这些创意都是学生们自己想出来的,利用可回收物变废为宝,既保护了墙面的整洁,又加强了学生们的环保意识和动手能力。”

东山培正小学和长湴小学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垃圾分类意识是广州普及垃圾分类进校园的一面镜子。广州自年施行《广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以来,在法规“硬约束”和文明“软引导”的作用下,垃圾分类已然成为广州居民的新时尚。目前已经形成各行各业齐参与,带动实现源头减量的基础。广州持续宣教提升公众认知,垃圾分类“五进”取得显著成效,在建设文明城市和美丽乡村的实践中,打下了全社会参与的群众基础。

广州市城管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年1至7月,全市入户宣传达万次,覆盖人数达万人次;开展“全民行动日”“五进”志愿者行动等主题宣传活动达22.5万次;开展培训场,培训人数达21.6万人。1至8月,中央、省市媒体宣传报道篇次。

如今,垃圾分类“全民行动日”“小手拉大手”“开学第一课”等特色活动在学校如火如荼开展。持续不断地开展全方位宣传,组建垃圾分类讲师团,累计完成场“送课到街镇、服务到基层”垃圾分类科普培训,有效提升社会认知水平,并通过“小手拉大手”促进垃圾分类进家庭取得成效。

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积极建设生态文明校园。少用一张纸、节约一度电、减少垃圾产生、分类投放垃圾正在成为中小学生群体乃至全体广州市民的自觉行动和文明习惯。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