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禁野外用火,严禁随地焚烧垃圾……”进入防火期,甘孜藏族自治州色达县森林草原防火宣讲队成员泽绒娜姆每天骑着马儿、带着资料走村入户宣传。
年防火期,四川各地按照“控发生、防反弹、保安全、守底线”要求,在火源上增进管控力,在设施上加强保障力,在队伍上提升战斗力,筑牢森林草原“防火墙”。
01源头管控,安全隐患排查加强
“各位游客,进山必须扫码,接受防火登记检查和上缴火源。”近日,在阆中市的重点林区、国家森林公园等景区景点,都能看见进山游客在工作人员指引下,拿出手机扫描“防火码”。
“防火码”设置了扫码登记、防火教育、火情预警等多项功能板块,不仅建立起快速反馈火情信息和违规行为的渠道,同时还为群众提供紧急求救服务等。
加强火源管理,开展森林草原防火安全隐患排查,是做好森林草原防火工作的关键环节。
近日,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曝光一起违规野外用火案例。松潘县红土镇的一位工作人员在巡护时发现不远处有浓烟,走近一看,村民吴某某在自家田地里违规焚烧旧衣物,随即报警。民警立即赶往现场将吴某某传唤至派出所进行询问和批评教育,并作出行政罚款元的处罚。
02设施保障,四级森林消防物资储备强化
近日,在巴中市巴州区,森防指办公室工作人员正通过“森防卫士”森林防火预警监测平台,调度全区国有林场、林区、景区等重点区域的监控画面,研判森林火灾风险。“森防卫士”预警监测平台实行24小时不间断监控,一旦发生火情可为事后溯源提供技术支撑。
各地在提升防灭火装备水平、维护基础设施等方面下足了功夫。
凉山彝族自治州冕宁县按照应建尽建原则,强力推动“路带水”建设。冕宁县新规划建设灭火通道多公里,目前在重点林区山顶有“脊背路”、山腰有“腰带路”、山脚有“鞋带路”、山岔口有“蟹爪路”,逐步形成多条路通向山顶,最终形成山山相连、路路相通、水在其中的森林草原防灭火新格局。
同时,修建、采购各类蓄水池口,建设固定瞭望塔58个、临时瞭望哨63个,精准设置前置点,在全县19个乡镇(街道)设置队伍前置的检查卡点44个。
“四川省各地保持应急战备状态,严格执行防火期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积极做好每日会商和预警预报工作。”四川省森防指办公室相关负责人介绍,四川省持续强化市、县、乡、村四级森林消防物资储备,抓好对防火道、隔离带、储水点等基础设施的维护巡查。
03队伍提升,业务水平和实战能力提高
近日,广元市剑阁县义兴镇组织全体护林员、镇村干部开展了森林防灭火实战演练。演练开始前,剑阁县森林防灭火专业扑火队员为参与者讲解了森林防灭火工具的性能、使用方式、适用范围及注意事项,并逐一示范。
除了实战演练,四川省各地围绕森林火灾基本知识、扑火技能、紧急避险、装备使用等方面,常态化开展学习和培训,有效提高防火队员业务水平和实战能力。
四川省将继续采取有力措施堵漏洞补短板,坚决做到守住山、看住人、管住火,切实从行动上保持高度戒备的应急临战状态,做好会商预警预报,坚持救援力量靠前驻防,强化应急物资保障,严格值班值守,深入开展专项督查。
一、林草防火安全监测平台介绍
从“数字林业”出发,涵盖了林火地图综合展示、林草防火监测管理、林火识别预警、林草火险因子预警、林火视频会商指挥、林业巡检管理以及林草防火预案管理等不同层级的板块,覆盖了林业工作的全业务范围。
采取先进技术,运用高科技工具来加强林草防火监测工作,在最短的时间内作出决策和调度,为林草灭火赢得宝贵时间,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
推荐阅读
五一劳动节|致敬最美一线地灾监测员
建筑坍塌应急避险,这些自救方法一定要掌握
撰稿:中科川信市场发展部
来源:四川省应急管理厅
图片源于网络侵删
“北斗智慧云监测平台”是由中科川信科技有限公司联合中国科学院研制开发的综合性科学研究和产品服务平台。基于大数据、云存储、云计算、云服务搭建,以公司自行研发的北斗/GNSS高精度监测技术和北斗短报文通讯技术为核心,结合多元监测手段,实现对监测体进行全自动实时在线高精度多元化监测和分析预警,成功应用于国土、交通、水利、住建、市政、矿山等行业及一带一路地区。该平台通过了科技成果评价,总体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其中北斗/GNSS远程高精度(实时毫米级)数据处理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是目前国内唯一高集成度实时监测综合平台。
“北斗智慧云监测平台”期待您的体验和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