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人间的天堂,太阳和月亮就停泊在你心中……”在著名的探险小说《消失的地平线》中,英国作家詹姆斯·希尔顿如是描绘“最后的香格里拉”。
稻城
位于川滇藏交汇处
大香格里拉的核心区
康巴文化核心区
无论在地理区位、历史文化、人口经济等方面
读懂稻城
才能真正了解何为香格里拉
漫长岁月里
这片静谧安详的圣境
是见证地球沧海桑田的自然传奇
摄影:石头小、摄影师Mr尹
皮洛遗址现世也让远古文化成了稻城县文旅产业的一大看点。稻城县正积极筹备建设皮洛遗址公园和皮洛遗址博物馆,据县文旅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正邀请规划专家开展建设规划。县展览馆被临时改为皮洛遗迹出土旧石器文物陈列室,用于展示在遗址中发现的珍贵石器等。
在四川素有“北有九寨黄龙、南有稻城亚丁”一说。
盛名之下,稻城立足资源禀赋和全省区域发展战略定位,紧扣打造国际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的目标,以“天府旅游名县”创建为抓手,探索“以旅促农、农旅结合、商旅结合、文旅融合”的产业发展新模式,构建“南部自然生态旅游圈、北部天文科普旅游圈,海子山至俄牙同贯穿全境的旅游景观廊道,多点支撑的文化旅游新业态”。与此同时,迄今为止面积最大、地层堆积连续、文化类型最丰富的旧石器时代遗址——皮洛遗址的横空出世,让稻城再次“上新”。至此,北望璀璨星空、南醉绝美亚丁、东寻远古文化“三巨头”跨界集结,助稻城文旅高位再求进。截至年0月8日,稻城县接待游客59.8万人次,同比增长44.89%,实现旅游总收入7.亿元,同比增长52.62%。
“旅游+文化”打造精品文化旅游目的地
充满挑战的探险奇遇、超越想象的史诗冒险、别具一格的亚丁人文风情……今年6月斥资上亿元打造的高燃大型浸没式冒险秀《亚丁密码》重磅亮相,解锁了稻城亚丁年的新玩法,成为暑期游客“首夜观剧,次日游景”的新晋打卡地。
来到香格里拉镇香巴拉天街,在“稻城印象·创意文化体验中心”牛棚咖啡厅喝一杯加了牦牛奶的咖啡,体味一下和拿铁的不同,还可以尝试做酥油,看金黄的油滴如何从牦牛奶中一点点“现身”、汇聚;最后,来一口青稞糌粑、就着一口酥油茶,体验地道的牧民藏餐……
随着康巴民俗、生活方式等元素被深度开发为旅游体验产品,稻城旅游有了更活泼的形式,更深入的互动,更强的参与度和体验感。体验中心就是典型代表,该中心打造了藏家体验馆,分设了3D影院、藏青兰馆、董察文化馆、康体藏文书法馆、康巴藏族手绘唐卡艺术馆、康藏工艺馆和虫草馆,在保护和展示的同时实现文化传承。
除了静态的文创产业,稻城已形成县级、州级、省级等不同级别的系列民俗活动和大型赛事。为了支持亚丁景区沿线旅游乡镇举办文艺活动,吸引游客参与,稻城县成立了“艺术团+民间艺人”的县级文化艺术团,开展送文化、送戏下乡等系列活动,形成了四大乡村旅游节,分别是:百菌宴(桑堆越野汽车赛)、百褶裙服饰大赛、民间吉祥颂词大赛、蒙自原生态锅庄。此外康巴艺术节˙稻城分会场、甘孜州山地旅游节˙稻城分会场、稻城县登秋节等活动也丰富了全年全时段的旅游内容。
“旅游+科技”打造世界天文旅游目的地
在距离稻城亚丁0公里、海拔米的海子山上,有一片占地多亩的基地,里面有几十个竖立起的银白色“大锅盖”。虽然其貌不扬,但来头着实不小,那是收集、研究宇宙射线的探测器阵列。
据了解,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太阳风射电成像望远镜、大型光学红外望远镜等均落地稻城县。类似的大科学装置全国共45个,四川有9个,而稻城县就独占3个。稻城县充分利用这一稀缺资源,打造旅游新业态、新产品。
记者从稻城县文旅局获悉,根据省委十一届九次全会关于推进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部署和州委十一届十一次全会建设稻城高海拔天文科学研究基础设施集群,打造全国乃至全球高海拔天文科学项目集群要求,该县在建拟建科技设施地域分布情况,拟初步分为海子山集群、波瓦山集群、无名山集群三大集群。其中海子山集群的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已于今年7月底全阵列已投入运行,计划年底完成工程竣工验收。无名山集群的部分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也已建设数据初步采集设施,并开展数据采集工作。
看流星、银河、月亮上的环形山,辨认北半球夜空的猎户座、大熊星座,看炫酷的星云图片,畅想宇宙的诞生和太阳系的命运……在稻城天文与宇宙学主题公园,我国唯一的大天文观测集群和全球规模最大的天文科研基地,在香格里拉自然胜景和康巴文化之外,稻城又增添一个含金量十足的旅游目的地。从时间上,稻城旅游旺季集中在夏季,而冬季则是天文观测的黄金季节;从地域上,亚丁等景区集中在县城南部,而天文公园在县城北部。建成后,稻城不仅旅游产品更丰富,还可实现全时段、全区域的旅游覆盖,铸就“神秘香格里拉、梦幻星空之城”品牌。
据了解,稻城县“天文与宇宙学主题公园”早已立项,四川省政府就与中国科学院签署了框架协议,共同建设“一镇三基地”(星空小镇、海子山高海拔宇宙线观测基地、色拉子午二期星原花海天文体验基地、时空天文台)。估算投资89亿元,辐射带动5乡2镇。值得一提的是,记者还在稻城县文旅部门了解到,稻城县今年已编报稻城天文科普馆建设项目和稻城县天文观星基地建设项目,总投资万元,目前正在开展设计招标,预计年内开工。
稻城县委书记格绒追美表示,随着高海拔宇宙线观测(LHAASO)、圆环阵太阳风射电成像望远镜(子午工程二期)等多个大科学装置落户稻城,使稻城极具打造“世界级天文旅游目的地”的潜质。稻城将始终坚持把科学技术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推进创新体系建设,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全力推进“两馆两园”建设,协同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及应用技术开发与合作,推动大美自然景观与天文项目无缝串联,不断深化文旅融合发展,提升稻城旅游品质。
旅游+生态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
秋的气息将山谷颜色变得五彩斑斓
数不清的野生动物在其间自由奔跑
漫步稻城
神圣壮丽的雪山
五彩缤纷的森林
辽阔无垠的草甸
碧蓝通透的湖水
川西高原最美的一切几乎都汇聚于稻城亚丁
这里藏着《全世界》里的爱情
踏足这片土地
总有风景让你惊喜
0年
5A金字招牌更是给
稻城生态旅游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稻城县噶通镇八美村位于亚丁机场前往亚丁景区的交通要道上。长期以来,这片草原沙化现象日益严重,当地村民赖以生存的传统放牧都难以为继。年以来,稻城县利用生态治理工程实施的契机,整合全域旅游和脱贫攻坚等涉农涉旅资金,在沙化草原上大面积种植格桑花,将亩沙化草地打造成色拉花海。金秋9月,色拉花海千亩格桑花娇艳绽放,络绎不绝的游人纷纷在花海里摄影打卡。
漫步于稻城县城和周边村寨,道路两侧的青杨林郁郁葱葱。上世纪80年代稻城县开始种植青杨林,因其耐高寒、能生长,早期被广泛种植用于防风治沙。经过数十年的生长,如今高大成片的青杨林一到深秋时节,就变成了漂亮的彩林,宛若仙境,成为当地又一网红打卡地。
近年来,稻城县围绕丰富的山、林、湖、草等自然资源,大力推进全域生态文明建设,通过大力实施“山植树”“路种花”“河变湖”行动,打造了一批生态林、景观林、经济林,建立起亚丁机场至香格里拉镇的百里景观大道,促进了生态效益、旅游效益、民生效益的“三效合一”。
接下来,稻城县将继续立足自身优势资源,投入亿余元资金进一步完善亚丁机场——亚丁景区途间的基础设施及生态、人文景观景点打造。届时,三步一观、五步一景,既有一览无遗的辽阔,也有纵深和余味的全景化资源,将给游客带来更为惊喜的旅游体验。
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报删除,-
新闻看点●点击图片阅读
“石”破天惊①稻城县皮洛遗址四个最,看完全文,你“醉”了吗?
记者:张亚贤
编辑:毛莉泓
责编:唐闯
审核:黄良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