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什么医院治疗白癜风最好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来源:人民法院报
本报姜郑勇本报次仁拉错张巍
“现在欠钱的人是大爷,要钱的倒像是小人一样。”扎某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得荣县人民法院瓦卡人民法庭吐着苦水,向工作人员倾诉他这几年追索劳动报酬的辛酸,明明是自己埋头苦干换来的血汗钱,几年了却怎么也要不回来。
类似案件在瓦卡法庭已不是一件两件了,在《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颁布后,拖欠农民工工资的事件仍常有发生。
瓦卡法庭法官拉错仔细查看了原告扎某手中的欠条,除了有几处错别字以外,欠条写得明白清楚。经过仔细询问,得知被告罗某长期以未结到工程款为由拒付扎某的工资,但扎某去工地询问时得知罗某的工程款早已结清。就这样,扎某从年开始踏上了追薪的路程,同年10月,罗某给扎某写下了一份欠条,并承诺于次月还清所欠的工资。可到了约定还钱的时间,罗某却玩起了失踪,一直未履行还款义务。
“喂,你好!我是瓦卡法庭的工作人员,请问你是罗某吗?”连续拨打了多次后罗某终于接电话了,拉错表明身份后,仔细询问欠条的具体情况,罗某却说欠条是扎某威逼自己签下的,但他又承认扎某在其工地干过活,也承认他欠扎某的工钱。听到这里不难发现,这又是罗某为自己不想还钱而找的借口。
听完双方的陈述,整个事情的来龙去脉很清晰,欠条是属实的,所欠金额也是吻合的,想要案结事息,突破口就是罗某。拉错耐心劝导,帮他厘清利害关系,告知他应该履行好自己的义务,如果欠条真是在威逼利诱、显失公平的情况下签的,那么他可以主张欠条无效维护自己的权益,但前提是他必须有足够的证据。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调解,罗某终于松口了,也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在与扎某协商后答应还清所有欠款。
其实,法庭里演绎着许多类似的案件,有些当事人确实是不懂法,但也有人是在钻法律的空子或挑衅法律的威严。法治建设任重道远,需要我们每个公民去学法、知法、懂法、守法,更需要法院人的努力!
作者/来源:阎良区人民检察院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