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一期,一期一个农房风貌区介绍
这里有你不可错过的美丽四川!
上期小编带大家走进了美丽的康巴藏族
富有地方特色的白藏房、石砌藏房、井干式结构藏房
想必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四川农房风貌指引导则详解第二期
让我们一起走进
安多藏族特色风貌区
安多藏族安多藏区范围大致分布于四川阿坝州(若尔盖、红原和阿坝县等)、甘肃甘南州,天祝藏族自治县、青海海北藏族自治州、海南藏族自治州、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果洛藏族自治州、*南藏族自治州。
它们全部位于藏族分布区的边缘地带。由于安多地区受蒙古族和汉族影响极大,所以在习俗和体型特征等方面,也有这两个民族的明显特点。安多一带是辽阔的草原,牛羊成群,是藏地的最主要牧区,多出良马,因而被称为“马域”。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境地层出露,受龙门山古陆和古海湾阻隔,形成两大地层分区。地质构造总属四川省西部地槽区,全州地表整体轮廓为典型高原,地势高亢,高原由丘状高原面和分割山顶面组成。平均海拔在~米之间。山势南高北低,河谷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山川呈西北至东南走向。高原包括高平原、丘状高原、高山原。山地峡谷主要有低中山、中山、高山、极高山和山原,其间分布平坝或台地。而安多藏族主要位于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背部高平原与中部山地峡谷地带。
安多藏族区域内垂直气候显著,冬季寒冷而漫长,夏季北部温凉、南部温热且短暂,大部分地区春秋季相连,干雨季分明。光照充沛,昼夜温差大,无霜期短。冬春季节空气干燥,多阵性大风,旱、霜、雪、低温、大雪各类灾害性天气频繁。属于高原季风气候,分高山、山原、高山河谷三种气候类型。
安多藏族的着装特别富丽,冬季用的藏袍面料以丝绢为主,不似卫藏等地以相对素朴的氇氆等为面料。帽子也多饰裘皮,衣帽布料上多以绿、金、*、红等色为主的图案装饰。由于安多地区受蒙古和汉族影响较多,所以在习俗和体形特征方面比较有特点。安多藏族普遍高大,体形丰满,男女都比较漂亮。
安多地区还有广阔无垠的大草原,*河上游的草原、环青海湖草原,都是优良的天然牧场,藏族地区最丰美的草原均在安多。草原为藏族游牧民提供了生存空间,并相应地产生了高原游牧文化,即适宜于高海拔地带的一种生活方式,积累了丰厚而实用的高原生存经验。“安多马区”显然概括出了其游牧文化的特征。
独特的地形、地貌特征,独特的民族特色、文化,特殊的气候因素,造就了安多藏区独特的游牧农房特色。安多藏族农房主要分为牧区、草原农房和山地、峡谷农房样式。
若尔盖县、红原县、阿坝县等北部区域主要以游牧文化为主导。习惯使用当地特色*泥为原料混合植物、动物粪便等材料对农房外墙进行夯砌。并保留了材质原本色彩、采用平屋顶加退台做法,形成特有的草原牧区农房。
九寨县、松潘县、黑水县、马尔康市等山地、峡谷地区主要采用当地特色石材进行砌筑、部分地区二层采用当地资源丰富的木材作为原料进行构建。且部分地区受汉族建筑影响深,多为坡屋顶。形成了特色山地、峡谷农房。
◆◆安多藏族农房特别文化元素◆◆安多藏族农房特别文化元素安多藏族特色风貌区位于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北部。此地区以安多藏族为主体,以及羌、汉、嘉荣藏族等民族,形成特色游牧、山地、峡谷特色鲜明的安多藏族文化。安多农房以土木结构为主,多为二至三层,因山地高低落差形成多体量错台状组合。受强烈日照影响,屋顶多为平顶露台,墙体收分明显。但位于山地、峡谷的安多藏族农房多为坡屋顶,二层采用木质井干式结构。特色十分鲜明。
安多藏族农房也具有明显的民族特色,建筑中含有丰富的民族文化符号、装饰等。巴苏式雨搭是特别明显的藏式特色,这点在安多藏族农房上也展现的特别明显,由于所处地域、文化影响等因素,安多藏族农房装饰和色彩都很朴素。并且因为虔诚的宗教信仰,部分宗教元素也表现在了农房的建筑装饰上。
(村镇建设处)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