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在一片蓝天下,同担一份责任
守护雪山草原森林河流
守护大美甘孜
汇碳为库
谱写绿色司法生态新篇章
甘孜法院在行动
“植”此青绿提升碳库增量
甘孜两级法院秉承共建、共治、共享理念,着力提升碳库增量,开展“义务植树”主题*日活动,干警们亲近自然,用自己的力量为高原迟来的春天增添了盎然的绿意,“种下一棵树、收获一片绿”,大家用实际行动为建设绿色家园、助推绿色发展贡献力量,助力构筑“碳库"!
“菜单式”普法推广碳汇理念
建立“菜单式生态普法制度”,充分利用特殊时间节点,深入乡镇、村社、虫草山一线,排查安全隐患,开展森林草原防灭火、环境资源保护相法治宣传。向群众发放宣传资料,讲解典型案例及法律法规,开展法治讲座,凝聚社会共识,增强广大群众防灭火和安全意识,确保森林资源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提升环境保护意识,动员、引导社会各界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一体化”护航筑牢固碳屏障
甘孜州是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和“中华水塔”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保护红线、自然保护区、天然草原面积均占全省近一半,但自然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多发频发、生态系统恢复能力差。针对这一实际情况,护卫生态安全,为长江中上游生态屏障筑牢司法保护防线,是甘孜法院审判工作的一个重要着力点。两级院紧紧围绕“三创联动”,延伸司法职能、下沉司法力量,发布典型案例,增强森林防火意识,延伸法院职能,秉承共建、共治、共享理念,跨部门协同联动,建“补植复绿基地”着力提升碳库增量;把“恢复性”司法理念引入环境资源审判,增加森林生态系统碳贮量和碳吸收。中央电视台《以案说法》栏目评价“9.14”非法砍伐红豆杉案“为长江*河上游生态屏障建设提供了审判范例和司法路径”;五年来,全州共受理审结环境资源类案件件,判令砍树、毁林、烧林者栽种各类乔灌树木60余万株、多亩。
“2.16马益西村森林火灾案“
红某、洛某、布某因失火罪被判处有期徒刑6年
红某等22名被告补种植树不低于株
须开展五年日常巡护,确保树木存活
“王某某放火案”
王某某因犯放火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
服刑期满仍须在补植复绿基地种植岷江柏株
承担3年造林管护责任,树木成活率须达80%以上
积极引导被告人修复受损的生态环境
在“补植复绿”基地查看补种树苗的成活率
“全国首例珍稀野生植物预防性公益诉讼”
被中央电视台《现场》栏目报道
纳入最高法院生物多样性保护专题指导性案例
甘孜两级法院将以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两山”理论,勇担职责使命,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为牵引,全面加强长江上游生态环境司法保护,不断厚植生态底色,做好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参与者与服务保障者。
审核:启呷
编辑:杨钰茹、席和镓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