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5日,四川甘孜州泸定县发生6.8级地震,震源深度16公里。国家航天局对地观测与数据中心第一时间启动民商卫星应急响应机制,紧急调度齐鲁一号等10余颗卫星对地震灾区成像。8日,记者从山东产研卫星研究院获悉,卫星数据已提报给政府部门。从年齐鲁卫星双星升空开始,济南空天信息产业“卫星天团”已经在鲜为人知的领域大展身手。
石棉县草科站(成像时间:年9月7日23:29:30)
支援抗震救灾的急先锋
“接到观测任务后,我们紧急进行齐鲁一号卫星任务规划。”山东产研卫星研究院相关负责人透露,根据抢险救灾需求,9月7日23时29分,齐鲁一号卫星对四川省雅安市石棉县草科乡进行首次观测,9月8日凌晨1时03分,收到卫星回传数据。值班人员连夜开始成像处理,反复优化图像质量,及时将相关数据提交给抢险救灾部门。后续,团队将配合有关部门对灾区进行持续观测,为抗震救灾贡献科技力量。
这不是齐鲁一号第一次为抗震救灾服务了。今年6月1日,四川雅安发生6.1级地震,齐鲁一号SAR卫星于6月3日11时58分获取震区影像,数据处理完成后第一时间反馈给国家相关单位。
齐鲁一号是一颗高分辨率雷达卫星,不受地面云层、雾霾影响,遇到极端恶劣天气,正是这颗卫星大显身手的时候。今年6月26日至28日,山东省新泰市出现一次明显降雨过程。应新泰市要求,齐鲁一号对该市及周边区域进行观测。
齐鲁卫星装入火箭整流罩(资料图)
智慧城市的“大帮手”
每一辆非道路移动机械都是一个移动污染源,这种随时移动的污染源令环保部门相当头疼,基于北斗卫星的精准定位系统解决了这个难题。济南高新区企业天星北斗开展移动污染源监测项目的规模化应用,实现对山东省域8市10万辆非道路移动机械、3万辆重型柴油车辆的远程监管,形成智慧环保移动污染源综合监管平台,沉淀超过万条智慧环保动态监测数据,为生态环境治理提供精准数据来源。
山东产研卫星研究院副院长侯波组建了一个“卫星探漏”团队,用遥感卫星帮助上海等多个城市的自来水管网“探漏”。雷达卫星通过分析土壤含水率、含氯消毒剂等信号,查找地下供水管网的漏点,工作效率提高了10倍,减少维护成本和资源浪费。城市供水管网卫星探漏服务成为降低城镇公共供水管网漏损、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的新利器。
监控大项目、大宗商品的“天眼”
一笔大额贷款放出去之后,客户能不能按时还款是银行等金融机构十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