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发展很快,教育改革的步伐也很快,素质教育对老师提出了新要求,我们必须大力发展学校科研工作,同时也要坚持结对帮扶政策,实现教育优质资源的共享互利。”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白玉县第二完全寄宿制学校校长高鑫元到成都石室双楠实验学校交流学习时如是说。年,成都石室双楠实验学校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委脱贫攻坚决策部署,按照武侯区教育局的工作安排,与白玉二完小签订了结对帮扶协议。在近两年的时间里,学校将教育智慧融入支教行动,多措并举,通过线上线下开展资源输送,师资双向互动,进一步深化对口帮扶白玉二完小的工作,加强白玉二完小教师队伍的教学能力、提升教师专业能力、完善德育工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博雅教育
办学理念指引帮扶实践
“文翁重文千年化一蜀,比于齐鲁,是可学继。武侯不武万里治三川,领先魏吴,当然智承。”成都石室双楠实验学校从国学经典中进行文化寻根,将学校文化定位为“智承武侯、学继文翁”,施行博雅教育,以“诚、雅、智、博、容”为学校精神。学校重视德育队伍建设,提高师资德育队伍整体素质,形成立体德育的“管理层级”和课程体系,先后开展“我与杜甫”——诗圣魅力点燃情怀、“走进苏轼”——深化认知,苏仙豪情为人景仰、“你好,故乡”——探访“三星堆”古蜀文明亲近历史文化等文化研学课程,构建不同模块的艺术体育课程,并实行4+X教学模式,每个学生都在第一学年完成4个模块的学习,第二学年自由选修模块课程,综合提升学生素养。
学校博雅的教育内涵造就了有温度的教育、有温度的教师团队。学校的支教老师们怀揣着“师如玉,润物无声;生如玉,五德俱存”的校训内涵,奔赴白玉县,将石室双楠的教育智慧带给白玉二完小的师生们。其中,曾于年遭遇意外,面临高位截瘫的物理教师刘成舟也选择了加入支教队伍,将自己乐观、坚韧的品质带给白玉县的孩子们。在刘成舟看来,只有教会孩子们知识他们才会“站起来”,才有机会走出去。“不要让群山遮蔽了孩子们的双眼,要帮他们插上理想的翅膀,让他们翱翔在雪域之巅俯瞰世界。”带着这样的教育理念,石室双楠实验学校与藏族同胞共同筑梦,让成都和白玉之间的巍峨群山铭记汉藏情谊。
跨越距离
“四送”活动温暖人心
成都石室双楠实验学校积极响应武侯区教育系统的号召、安排,参加武侯区教育系统赴甘孜藏族自治州白玉县开展的“四送”活动,“四送”活动包括送教、送培、送管理、送温暖四个方面的内容。
送教点亮教育之“灯”。学校本着“资源共享、和谐发展、优质均衡”的理念,利用零距离互动的方式,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利用名师教育资源,努力促成资源共享的效益最大化。学校一直有选派教学业务水平突出的各科教师到白玉县开展“支教、送教”传统,年至年间,体育老师陈刚、化学老师朱柯宇等6位不同学科的老师曾奔赴白玉支教一年,全身心投入藏区教育第一线;年,武侯区学科带头人、石室双楠数学教师付强赴白玉县一完小献课献智慧,针对新课程理念、教学方式的变革以及学生学法指导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与交流,拓展当地教师的教育视野。
年,青年物理老师刘成舟随武侯区援藏驻村工作队前往白玉县,开展为期两年的支教工作,将丰富的知识、乐观顽强的精神和更广阔的视野带进白玉孩子们的世界;年,学校副校长周琴、张丁带队送教白玉二完小,为二完小注入新的教育活力。
年,市级骨干教师朱杰、优秀班主任张敏代表学校参加武侯教育系统第二批“四送”暨教育交流活动,两位老师克服高原反应,在准备时间短、事项多的情况下,将精彩的课堂和优质的讲座呈现给了白玉的师生。朱杰运用几何画板、网络画板等教学手段和“生讲生学”的教学形式,培养学生阅读、审题、构图、规范解题和计算的能力,充分展现了石室双楠实验学校新颖的教学理念。
张敏老师进行了主题为《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班级管理》的专题讲座,结合自身教学工作以及班主任管理经验,分享了在班主任管理中的一些具体的操作办法。白玉老师纷纷表示,从中获取了非常多的班主任管理灵感,为他们带来了非常多新的管理方法。
“对每一位援藏教师来说,他们在肩负着教书育人、关爱学生责任的同时,也成为了民族团结的使者。这是一项艰巨而有意义的职业,这更是一份光荣的使命。”石室双楠实验学校校长杨佐明说道。
送培强化师资团队。学校通过联动白玉县帮扶学校举行科研工作会、专题讲座等活动,致力于将学校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形成“入格—优秀—专业—专家”的教师队伍阶梯建设规划的经验分享给白玉二完小,提升友校师资团队的综合素质。重视专家对教育设计的指导作用,年以来,学校将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刘涛、武侯区教育科学发展研究院语文教研员门雨红等专家的教育指导经验同步传达至白玉二完小,让教学科研之花在双楠、白玉“竞相绽放”。
送管理筑牢教育顶层设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学校重视坚持“突出*建抓统领、凝心聚力促发展”的工作理念,认真解读“初心”的深刻内涵,践行“初心教育”,以“*建引领、*员示范、远程共建”为模式,推动白玉县学校*建工作协同发展,先后组织多个联动主题*日活动,提升*员干部的思想素质,提高教育思想站位。年,杨佐明作为武侯区校长考察团的代表之一,向白玉二完小赠送《年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先进事迹编选》,并在工作座谈会上分享学校管理经验等。他表示,石室双楠实验学校将不忘初心、不负重托、不辱使命,为白玉县的教育事业发展做出更大的努力和贡献。
送温暖呵护“雪域之花”。每一次奔赴白玉,学校干部、教师们不仅会带去知识经验,还会带去一份份爱心。一批批的书籍、书包、学习用具、玩具,甚至小零食,石室双楠实验学校将教育的温度延伸到了心灵的温度,在白玉学子的脸上“画”下笑容。此外,学校还积极组织爱心捐赠活动,组织石室双楠学生向白玉学子们献爱心;同学们还纷纷写下书信,向素未蒙面的藏族小朋友介绍自己的学校、老师、同学,分享生活的点滴,借书信传递友谊,放飞理想。
突破条件
线上帮扶共享资源
白玉县地处四川省西部边陲、甘孜藏族自治州西北部,受地域、经济等因素影响,线下送教的形式带去的资源有限。因此,石室双楠实验学校在与白玉二完小签订精准帮扶校校结对协议时,便设计了线上送教的策略,将通过“双楠云校”的网络录播课、网上互动教研等方式,将最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和课堂模式输送到白玉二完小。
疫情防控期间“停课不停学”,学校的教学工作暂时性地全面转移到线上,针对白玉的线上帮扶策略也完成了优化,学校对外交流办公室与白玉二完小密切对接,了解老师们的需求,小学教务处组织石室双楠教师整理线上教学电子教案、微课、资源包以及心得分享等文件,高效、迅速传送至白玉教师手中,白玉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资源和班级学情进行二次备课和线上授课。线上支教也为学校的帮扶策略带来新的启示,优质资源共享作为学校结对帮扶工作的重要路径之一,将为帮扶学校带去新的生命力。
双向互动
“走出来”“带进去”共学共进
送教入藏拓宽了白玉教师的教育视野,但只有当白玉的教师“走出来”,走入现代教育较为发达的地区,实地感受信息化教育设施设备、学生课堂氛围,考察学习后才能全面提升自己。石室双楠实验学校自开展学校结对帮扶起,便持续接待白玉教师到校跟岗学习。年,白玉二完小校长高鑫元带领该校30名*员干部教师赴石室双楠实验学校进行为期一周的跟岗研修,二完小教师通过听课、参与教研活动、参加专题讲座等形式深入地了解并学习有关教育教学的相关事宜,并探讨两校在新课程教学模式中的异同点。年,白玉一完小28名干部教师到校研修学习,参观学校“博雅”美术馆和“初心”教育馆,聆听了“极课大数据”“丰富社团活动”“我的那些事”“一间成长的教室”等四个专题的汇报,感叹学校的特色教育工作和温润、活力兼并的校园氛围。年,石室双楠实验学校迎来德阳什邡隐峰学校一行8人、安岳启明学校一行10人以及白玉二完小一行3人的跟岗学习;高鑫元再度访问学校,就学校课题工作、教师专业成长等问题与杨佐明进行交流学习。年,高鑫元一行4人访问学校,就课题研究、校园信息化建设等工作向杨佐明、付强及相关老师“取经”。
“虽然跟岗只有一个月的时间,但却让我收获了满满的干货,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