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藏族自治州论坛

首页 » 问答 » 地理 » 大国工匠在微米之间穿针引线工艺师顾春燕巧
TUhjnbcbe - 2024/4/3 17:17:00
05:44

川藏公路是进藏物资的主要运输通道,也是中国最险峻的公路。经过几代建设者的艰苦奋斗,川藏公路60多年来不断升级改造,也给沿路百姓的生活带来巨大变化。今天(5月1日)的“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系列报道就到川藏公路,看天堑如何变通途。出川进藏,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的泸定县是必经之地。邓安美的家就在大渡河畔的杵柅村,如今她改造自家农房,开了个农家乐,一年收入能有十来万。不过,说起过去的生活,她很容易就聊起离家不远的川藏公路。泸定县杵柅村农家乐老板邓安美:以前这个路真是让人糟心,好多地方连车都去不到,不要说其它,连摩托车都去不了,像我们这儿老祖辈,他们可以说连二郎山都没有翻过,我们这里头完全是封闭,对于现在说的成都那些地方,我们可以说去都没去过。“千里川藏线,天堑二郎山”,二郎山是纵贯于川西高原的一道屏障,也是川藏路上的一道险关,海拔从山脚下的米,迅速攀升到山顶的米。这里本没有公路,年5月,为了打通二郎山修建川藏公路,以人民解放军为主的上万名筑路大军进入二郎山。原第18军52师宣传科长、成都军区陆军学校副政委魏克:这个山上面零下30多度,都是冻土,我们那时候修路的时候工具很简单,就是打仗的时候的铁锹、十字镐,非常困难,要有这样的英雄气概,叫高山低头,河水让路。修建二郎山路段时,每公里都有军人献出生命。年,进藏门户二郎山公路打通,全长60多公里,但路况极差,一面是绝壁,一面是悬崖,60公里要开上大半天。客车司机李洪云的父亲,那时候就是跑川藏线的司机。康定新川藏运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司机李洪云:老父亲他从跑这条线的时候,公路就一直这个样子,烂。手握生死盘,脚踏鬼门关,那是顶起棺材在开,很多驾驶员发生了一些不好的事情,太多了,想起来还是可怕。路况差,又经常遭遇风雪雾冻等恶劣天气,川藏公路二郎山段通车40多年来,事故死伤人数以千计。那时从成都到康定,正常情况开车要走上整整两天,如果再遇上堵车,时间就没法估算了,因此李洪云子承父业后,每次出车都让家人牵肠挂肚。为了解决行路难的问题,年7月,二郎山公路隧道开工,四千多米的隧道需要穿过8条大断层,数十个溶洞、暗河,施工技术难度极大,危险重重。原武警交通一总队隧道指挥所一连连长孙树:一个山西的战士,一直冲在一线,由于塌方掉石头,这个战士就被一块磨盘大的石头砸在装载机上,整个装载机砸变形了,好在这个战士机灵,从这个装载机上跳下来,没砸到,整个设备、一个驾驶室全部报废掉了,我们真的是命大捡了一条命。年12月7日,二郎山公路隧道试通车,避开了原来老二郎山公路的危险路段,减少里程25公里。原来翻山要4个多小时,隧道打通后只要一小时。试通车那天,李师傅驾驶的客车也排在第一批穿越隧道的车队里。李洪云:那阵我们还在底下排着队,二郎山公路隧道通车典礼,肯定激动,毕竟又节省时间,也避开了一些危险的路段,肯定安全些了。虽然升级改造一直在进行,但受地形和施工技术的限制,川藏公路仍然不算好走。家住康定的格它拉姆原本在外打工,家乡独特的气候条件很适合发展羊肚菌,可回到家乡种植起来了他才发现,路不好走,很难成规模发展。农业产业园负责人格它拉姆:不可能卖出去,卖出去像远了两三天、三四天都到不了人家,到了以后都腐烂了。退休的麦朵四五年前也开了一家藏族特色的民宿,可开业之初,旅游“旺季”也会变成“淡季”。民宿老板麦朵:川藏公路线路比较狭窄,经常造成堵车,我们的游客就经常到不了康定,特别一到大的假期就会特别担心。年9月,雅安至康定高速公路全线开工,建设者们要在二郎山打通高速公路隧道,长13.4公里。而且为了让隧道避开冰雪段,实现全天候全年通畅,新隧道的海拔下降了米,这就增加了建设难度和危险系数。雅康高速二郎山隧道设计负责人林国进:岩爆比老二郎山更加强烈,开挖以后,不是马上发生岩爆,两三个星期之后才发生,岩石就像子弹一样射向我们的工人,会造成非常大的伤害。为了保证安全,每开挖一段隧道,就会用弧形钢架顶住隧道顶端。经过三年多的艰苦修建,年12月31日,雅康高速雅安至泸定段试运行,结束了甘孜藏区不通高速的历史。年12月31日,雅康高速全线运行。从成都到康定,以前要走两天,现在不到4个小时。民宿老板麦朵:现在一直到康定基本上没有堵车的,我们到了周末,那些房间基本上百分之九十以上入住率,现在我们员工也招聘的增加了一些,就是因为我们员工都是本地的农牧民,所以说他们也会带着他们本地的土特产在我们店里来销售。农业产业园负责人格它拉姆:我们早上采摘,下午就拿到快递这里来发出去,发到成都、北京、上海,到处都发,到了客户的手中,他们也说你们这个羊肚菌质量也好也很新鲜,冰都没有化。去年,格它拉姆的家乡建起了农业产业示范园,更多的农民从中受益。如今,一系列川藏公路升级改造工程仍在继续,川藏高速还在继续向西延伸。

1
查看完整版本: 大国工匠在微米之间穿针引线工艺师顾春燕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