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藏族自治州论坛

首页 » 问答 » 问答 » 四川甘孜,一去再去
TUhjnbcbe - 2024/5/14 17:21:00

四川甘孜

一个极为低调的名字

却囊括了中国众多顶级风景

它的山

是“蜀山之王”贡嘎

是雅拉、格聂、雀儿山、稻城三神山

等众多山界翘楚

(请横屏观看,贡嘎日照金山,摄影师

南卡)

它的川

是惊险的大渡河

是金沙江、雅砻江、鲜水河、理塘河

等大江大河

(流经石渠县的雅砻江,摄影师

杨建)

它的城

是“情歌之城”康定、“天空之城”理塘

是“美人之乡”丹巴、“红色佛国”色达

(请横屏观看,色达五明佛学院,摄影师

书是波)

它的路

是、、国道

等知名“景观大道”

(国道剪子湾山上的“天路十八弯”,摄影师

书是波)

但众星在这里云集不是巧合

甘孜是一个天生的万花筒

(请横屏观看,甘孜区知名景点分布图,制图

郑艺/星球研究所)

它全称甘孜藏族自治州

位于四川西部

是四川最大的地级行政区

大约占据四川1/3的面积

从地形上看

它背靠着四川盆地

向青藏高原腹地延伸

(甘孜区位及地形图,制图

郑艺/星球研究所)

从最高点海拔.9米的贡嘎山

到最低点海拔约米的大渡河河谷

垂直跨度多米

半壁江山在喧闹的人间

半壁江山已入缥缈的云端

仿佛在云端和人间之间架起一座阶梯

(贡嘎山海拔为年10月自然资源部公布的最新测绘数据,图片为康定市新都桥镇与贡嘎雪山,摄影师

杨勇)

当我们走上这座天梯

一重一重的色彩

一层一层地展开

也将一遍一遍地震撼人心

01

云端之色

雪山

连绵不尽

抬眼可见的雪山

定义着甘孜的云端

这种高悬天际的冰雪之色

是甘孜给人们的第一重震撼

你几乎可以在任何情景下

与雪山迎头撞见

无论是在金色的草原

(格聂群山中的克麦隆双峰,摄影师

蔬菜的糖果会)

在蔚蓝的湖畔

(巴塘县亚莫措根湖畔,摄影师

张善友)

还是登上一座山

望向另一座山

(请横屏观看,日出前从牛背山看贡嘎群峰,摄影师

龙世杰)

整个甘孜

有大约50座米以上的山峰

超过米的山峰更是高达多座

是一个天然的雪山观景台

(山峰高度数据来自作者

米统计的《四川省甘孜州海拔米以上山峰信息表》(注1),下图为甘孜部分雪山地图,制图

郑艺/星球研究所)

能诞生如此多的雪山

因为甘孜本就站在巨人的肩膀之上

它属于平均海拔超过米的青藏高原

且位于青藏高原东部最为险峻的高山峡谷区

两条南北走向的山脉

大雪山和沙鲁里山

构成甘孜的基本骨架

大雪山

耸立在甘孜的东部

它从深切的大渡河与雅砻江河谷之间拔地而起

格外险峻

大雪山南部

海拔.9米的贡嘎山一骑绝尘

成为整个横断山脉的制高点

也是整个四川的制高点

群峰耸峙的它

是天生的主角

(从飞机上遥望凸起在群峰之间的贡嘎,摄影师

山风)

在它周围

一条条冰川如绸带、如弯刀、如洪流

从山坡之上蜿蜒而下

(贡嘎主峰周围的磨子沟冰川,摄影师

杨勇)

大雪山北部

海拔米的雅拉雪山与贡嘎遥相呼应

日落时分

耸立在原野之上的雅拉被霞光笼罩

如同大地的王冠

(请横屏观看,雅拉雪山火烧云,摄影师

范禹杰)

沙鲁里山

纵贯甘孜西部

它南北长约公里

宽约公里

是四川最宽最长的山脉

它山势平缓

置身其中

有时都感觉不到山的存在

(请横屏观看,沙鲁里山中段的海子山国家公园,摄影师

君作刃)

但同时,它高大巍峨

盛产超过米的独立山峰

沙鲁里山脉北段有海拔米的雀儿山

(飞机上拍摄的雀儿山,摄影师

邹滔)

它的中段有海拔米的格聂山

(请滑动查看,夏季和秋季的格聂山主峰,摄影师

胡添龙)

它的南段有三座米级山峰组成的

稻城三神山

三神山彼此距离不过5-7千米

三山合围之中

给人强烈的视觉震撼和心灵冲击

(请横屏观看,稻城三神山,从左到右三座凸起的山峰依次为夏诺多吉、央迈勇、仙乃日,摄影师

习小远的视界)

动辄直抵云霄的海拔

加上相对原始的环境

使得这里空气洁净度极高、光污染小

夜幕落下、银河升起

云端之色变成一片摄人心魄的星光

(请横屏观看,从冷嘎措方向拍摄的贡嘎月照金山和银河拱桥,摄影师

何林)

云端之上的甘孜

汇聚着雪山的银白

和宇宙的斑斓

编织出人人向往的浪漫

但在现实情景下

极高的海拔、险峻的地势

却让人间面临重重考验

02

人间之色

人们要在险峻的高山峡谷

或高寒缺氧的高原之上

开辟出立足之地

狭长的河谷是安居首选

这里海拔低、气候温暖

土壤肥沃、临近水源

人们在有限的土地上开垦梯田

种植青稞、大麦、玉米等农作物

(乡城县河谷中的田园,摄影师

李珩)

温暖的河谷也是水果的温室

干热的环境让它们积累大量糖分、香甜可口

于是人们在河畔广植枇杷、仙人掌果等亚热带水果

在山坡上栽植苹果、樱桃、葡萄等温带水果

(大渡河河谷的山坡上,农民正在采收酿酒用的葡萄,摄影师

山风)

因为河谷中物产相对丰富

甘孜的村镇、城市

大多沿河而建

在一条河流劈山裂谷之处

“悬崖江城”——雅江县

靠山背水

在逼仄的河曲上建起立体县城

(雅砻江畔的雅江县,摄影师

李泳锌)

在折多河和雅拉河这两条河流汇集处

是情歌之城“康定”

城区最窄处宽度只有约百米

长度却有十几公里

可谓是“一线”城市

(狭长的康定市,是甘孜州的首府,摄影师

杨建)

在五条河流汇拢之处

是多民族共居的丹巴县

每条河谷之中聚居着不同的民族

讲着各自的方言

(请横屏观看,航拍丹巴县,摄影师

天空映像)

温暖的谷地之外

广阔的草原

是另一处理想栖居地

这里少有良田

却是天然的牧场

(康定塔公草原,摄影师

佐蚂)

人们在广阔的草场上放牧、赛马

逐水草而居

(草原上的彩虹与牧马人,摄影师

lion新新)

高原上定居不易

而自然还有更多的考验

高寒贫瘠的土地

山脉阻隔的交通

峡谷中蓄势的山洪

断裂带上频繁的震颤

随时都可能给人们的生活笼罩上一层阴影

(泸定地震后,救援人员在湍急的河流上搭起一座临时钢管桥,去往救灾地点,摄影师

上游新闻记者冉文)

所幸从古至今

不断地适应、不断地创造

成为了这片人间的底色

为了抵御高原的寒冷

人们用山羊等动物皮毛织起布匹

缝制宽袍长袖的袍子

发展出特色鲜明的藏袍

(穿着乡城藏袍的伴娘们,乡城藏袍用优质羊毛制作的布匹裁剪缝制而成,是当地女子在节庆嫁娶时的重要服饰,摄影师

姚璐)

为了对抗物产的贫瘠

人们饲养牦牛

从牦牛奶、牦牛肉中获取营养

用牦牛毛织成的布料做帐篷

点燃牦牛粪生火

(甘孜县雪中转场的牧民,摄影师

丁嘉一)

山中盛产土石

人们将这些简单的建筑材料利用到极致

盖起坚实的碉房

(乡城白藏房,墙体是用泥巴夯筑而成,室内用密集的梁柱架起,是土木结构建筑。墙体用白色土浆浇筑。请滑动查看,第一张图为乡城县青德藏寨,第二张图为白藏房近景,摄影师

何世海、姚璐)

还探索出精湛的石砌技术

筑起几十米高的碉楼

守卫着家园

(丹巴县中路藏寨,高高耸立的碉楼屹立几百年不倒,摄影师

王进)

而处于鲜水河断裂带上的道孚县地震频发

便逐渐创造出一种木构式的房屋——“崩科”

能有效抗震

年道孚发生6.9级地震

县城几乎被夷为平地

砖砌石堆的房屋几乎全部倒塌

而“崩科”藏房的受损程度却远低于其他房屋

(道孚民居,俗称“崩科”,摄影师

曹铁)

今天,人们用更多的方式改善生活条件

在一条条天堑之上架起高悬的桥梁

(泸定县兴康特大桥,摄影师

张翔升)

在一片片荒野之中修起连接的道路

连通高山与深谷、云端与人间

(毛垭草原上正在修建中的川藏铁路,摄影师

李珩)

就这样

生活在甘孜的人们

在这片土地上坚定地开拓

默默地守卫

将苦寒的高原

(收青稞,摄影师

王治)

险峻的峡谷

(在大渡河河谷的山坡上劳作的妇女从荞麦地前经过,远处是墨尔多神山,摄影师

山风)

都涂抹上绚丽的生活色彩

(放学的小女孩们,拍摄于木雅大寺周边,摄影师

苏凌汉)

不过

无论是云端高悬的白

还是红尘中绚烂的色彩

也只是甘孜最遥远、最狭长拥挤的一带

旷野中自由的生命

才是这片土地真正的主宰

03

旷野之色

这是一片自然的旷野

(墨尔多神山下的喜鹊,摄影师

何世海)

身材娇小,体长只有十几厘米的鼠兔

大口吃草

(鼠兔,拍摄于康定,摄影师

邹滔)

圆滚滚的旱獭从洞穴中出来

看似是在享受阳光

其实是在直立眺望

(旱獭,它们防御性很强,站起来更便于观察,拍摄于康定,摄影师

wukong)

相比旱獭的小心警惕

白马鸡则更加悠然地吃着嫩叶、草籽

(白马鸡和旱獭,摄影师

唐振明)

另一种雉鸡,白腹锦鸡

颜色更加鲜艳漂亮

(彩色的雄性白腹锦鸡和灰色的雌性白腹锦鸡,拍摄于康定,摄影师

邹滔)

有蹄动物

能更好地适应山地的崎岖

岩羊

一边在陡峭的崖壁上行走

一边懵懂地张望

飞檐走壁如履平地

(岩羊,拍摄于康定,摄影师

邹滔)

更加高大的白唇鹿

有宽大的蹄子帮助它攀岩

它们生活在海拔-米的高山

是栖息海拔最高的鹿类

(白唇鹿,拍摄于道孚县,摄影师

张扬的小强)

在这看似平静的旷野之中

猎食者已经出动

(狼捕食高原鼠兔,拍摄于石渠县,摄影师

邹滔)

食物链顶端的雪豹

下山巡视

(用红外相机在贡嘎周围拍摄到的雪豹,摄影师

周华明)

藏狐频频回眸

眼神锐利

(藏狐,拍摄于石渠县,摄影师

博涵)

金雕在山间盘旋

洞察着地面的一切

(金雕,拍摄于康定,摄影师

邹滔)

在甘孜

共有多种野生脊椎动物

多种高等植物

种类约占整个四川省的一半

如此丰富的动植物种类

源于高山峡谷带来的多样的自然环境

最低处的河谷干旱温暖

耐旱的仙人掌爬满山坡

(泸定大渡河河谷的梨果仙人掌,摄影师

邹滔)

海拔向上,在水分条件较好的地带

叶片较大的亚热带、温带树木占据主导

(丹巴秋季彩林,摄影师

唐振明)

海拔不断升高

树木叶片缩小变厚以应对低温和强光

甘孜常见的高山栎

有短小坚硬的革质叶片

适应能力极强

从海拔1米到米均有分布

(高山栎指栎属中一类常绿硬叶阔叶植物,共9种,都叫高山栎组植物,图为九龙县猎塔湖周围,布满松萝的高山栎林,摄影师

邹滔)

甚至与叶片更小的针叶林同框出现

(海拔多米的卡子拉山上,高山栎林和针叶林相伴生长,颜色更黄、个头更矮、形状像花菜一样的是高山栎,摄影师

书是波)

随着海拔升高,植物叶片不断缩小之外

植株的个头也变得更加矮小以抗寒抗风

高寒山区常见的硬叶柳

比我国东部常见的柳树要矮小很多

已经从乔木变成了灌木

另一类灌木——杜鹃

更加鲜艳夺目

它们爬上山坡

(稻城亚丁的杜鹃,摄影师

张善友)

铺满原野

在高寒环境中盛放

(巴塘县亚莫措根的杜鹃花海,摄影师

张善友)

即便是看似柔弱的草本植物

绿绒蒿

(绿绒蒿,拍摄于康定,摄影师

邹滔)

龙胆

(格聂神山下的龙胆,摄影师

山风)

苞叶大黄

(海子山姊妹湖畔的苞叶大黄,摄影师

艾斌)

也在年复一年地积攒着力量

等待一个合适的时机绽放

然后凋谢、将种子撒向大地

各种各样的生命

灿烂地绽放在各种各样的环境之中

才是甘孜真正的迷人之处

怒放的生命本色

自由的旷野本色

便是这片土地第三重震撼人心的色彩

(稻城亚丁迷人的岩羊,摄影师

wukong)

本文创作团队撰文:文杰图片:龙世杰地图:郑艺设计:陈艺卓审校:镜子小金豆封面摄影师:金尚镇黄晓楠头图摄影师:金尚镇文末投票图片摄影师:陈小羊、李威男、赵高翔注1:这里提到的“甘孜有约50座海拔米以上的山峰,有多座海拔米以上的山峰”的数据来自于作者

米统计的《四川省甘孜州海拔米以上山峰信息表》,统计山峰包含独立与非独立山峰、山顶、山尖、山梁。

转载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

不代表中科院地质地球所立场

如需转载请联系原

1
查看完整版本: 四川甘孜,一去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