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上雀儿山,鞭子打上天”,年通车的雀儿山隧道,让“山鹰飞不过的山峰”的天险成为了通途。土路、油路到水泥路,再到雀儿山隧道通车,川藏北线的历史,离不开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八军克服高寒天气、翻越险阻,打通了川藏大动脉的艰苦奋战。7月20日,红星新闻记者获悉,德格县雀儿山川藏公路十八军红色教育基地将于今年8月对外开放。
川藏公路十八军红色教育基地
张福林烈士纪念广场
张福林烈士纪念馆的陈列品
德格县雀儿山川藏公路十八军红色教育基地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德格县境内国道线(川藏北线)公路隧道雀儿山隧道口北侧,主要建设内容为烈士陵园大门、张福林烈士纪念馆、张福林烈士陵墓、十八军川藏线雀儿山纪念馆,以及配套的景观步道、广场、停车场、人工湖、景观雕塑等内容,打造集红色旅游、爱国主义教育、党员干部廉政教育、中小学生德育教育、登山探险、公路文化展示为一体的示范基地。
雀儿山隧道
雀儿山隧道
历经5年多的建设,雀儿山隧道于年正式通车,隧道长米,洞口海拔米,是世界上第一座海拔米以上的超特长隧道。过往车辆不必再绕行两个多小时的危险山路,只需10来分钟就可以穿过雀儿山。川藏北线的天险瓶颈打通后,将助推当地经济社会加快发展。
川藏公路十八军筑路英雄群雕
52岁的雀儿山道班工人易兴华,作为“道二代”,就出生在德格,17岁后顶父亲的班,成为了一名雀儿山道班工人,工作35年,有22年的春节都因为要冬季交通管制值守、没能回家。“(上个世纪)80年代,从成都到德格,要坐一个星期的车,到了甘孜县还没有班车,要搭邮车才能进来。”易兴华说,道班工人亲眼见证着这条川藏动脉线的变化。雀儿山隧道通车后不久,易兴华被调整到德格县马尼干戈养护站工作。
红星新闻记者于遵素摄影记者王欢
编辑张莉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