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高原绽放有“氧”之花——四川“高原氧、健康行”高原健康用氧试点示范建设纪实
“没想到,在海拔这么高的地方,还设立了吸氧点,这里的服务真好,现在我感觉好多了,为四川的服务点赞!”9月28日,在海拔米的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黄龙景区,来自上海的李女士与其姐姐,在黄龙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管理局设在五彩池旁的“氧吧”内免费吸氧后,高原反应的症状得到明显缓解,她对于四川在高海拔地区设立供氧点的举措赞不绝口。
在高原景点设置供氧点的不只是阿坝。
国庆大假第一天,在隔黄龙景区公里外的甘孜藏族自治州折多山米的旅游服务区超市内,年仅20多岁的女孩高晓敏突发高反,浑身乏力,在超市工作人员的帮助下吸氧后明显缓解,继续高原旅游的行程。“没想到今年国庆节四川高原供氧工作准备得这么充分,让我们充满了安全感。”高晓敏很是感慨。
游客点赞的背后,源自于四川推进高原健康氧产业发展,以高原全域旅游健康用氧为突破口,推行试点示范建设的战略部署和紧锣密鼓的加快推进。
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区分场景。遍布景区的免费吸氧点、便携式氧气罐、便携式制氧机、弥散式供氧系统、可移动微压氧仓......国庆期间,记者在阿坝、甘孜两地走访看到,由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牵头推进的“高原氧、健康行”为主题的高原健康用氧试点示范建设如火如荼,深受外界一致好评。
多次调研
启动“高原氧、健康行”试点示范建设
雄伟的雪山、清澈高原湖泊,辽阔美丽的草原,神秘的传说......四川阿坝、甘孜两州分布的丰富旅游资源,吸引着全国乃至全球热爱旅游及探险人士的步伐。但高海拔缺氧的现实,却让游客望而却步,特别是在高原地区生活工作的人们因缺氧造成的健康问题,深深牵动着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的心。
按照省长尹力的指示精神,国庆前夕,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厅长陈新有多次研究部署,并安排具体分管负责同志多次赴甘孜、阿坝等重点地区实地调研,了解高原健康氧产业发展现状、相关产品情况,在此基础上指导两地分别确定了发展思路,形成了试点示范方案。经济和信息化厅副厅长翟刚介绍说,经过充分调研后,经济和信息化厅决定以高原全域旅游健康用氧为突破口,在阿坝、甘孜两州开展了以“高原氧、健康行”为主题的试点示范建设,以确保高原供氧工作在国庆节期间取得实效。其目的是增强我省高原健康氧保障供应能力和提升服务水平,促进我省高原旅游业和高原民生的发展。
全面覆盖
高原热点景区布点供氧“加油站”
“目前景区供氧已经实现了重要节点的全覆盖。”黄龙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管理局局长李为仁介绍说。在景区记者看到,从下到上布局了七个免费“氧吧”,不时有游客进到里面吸氧,缓解高原反应带来的不适。据介绍,景区在国庆节期间,还增加了三个免费“氧吧”。同时还新增了便携式医用氧气瓶供给点,以15元成本价售给游客。
在地震后刚刚开园的九寨沟景区,阿坝大九寨旅游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在景区内经营的辆观光车上,全部配备了罐装氧气瓶,确保游客应急供氧需求。“我们在游客中心以及长海两个景点都配备了免费吸氧点。”大九旅集团总经理姚晓荣介绍,不仅如此,在大九旅旗下如四姑娘山、达古冰川等所有景区都布满了免费吸氧点。
在甘孜州,从海拔米康定市东关加油站到米的旅游“打卡地”折多山,再到海拔米的“摄影天堂”新都桥,经过海拔以上“天空之城”理塘县,一直到海拔米的稻城亚丁公里的路途上,16个高原用氧示范点依次设立。“16个点位,基本实现了甘孜旅游精品线路的全覆盖。”甘孜州文旅集团副总经理张继红表示。
“国庆节之前两州结合全域旅游发展,先行在保障高原旅游健康用氧上下功夫,重点针对旅游精品线路、高海拔地区,在原有供氧服务点位的基础上,新增各类高原供氧服务点46处。”经济和信息化厅医药处副处长夏德志介绍,阿坝州重点建设了包括九寨沟、黄龙、四姑娘山、达古冰川四大景区及查真梁子、日干乔、花湖、九曲黄河第一湾等高海拔地区供氧服务点。甘孜州重点在康定到稻城县、香格里拉镇等旅游沿线的观景、餐饮、住宿聚集点,以及稻城亚丁、理塘勒通古镇千户藏寨、巴塘措普沟等重点景区,布局了供氧服务点位,基本实现旅游重点线路、重点点位、重点场景全覆盖,满足了国庆期间高原旅游人群的健康用氧基本需求。
实施多元化
满足游客不同需求
“今天瓶由甘孜文旅集团补贴的罐装氧气瓶上午都已卖断货了。”大假第一天,位于甘孜州康定米旅游“打卡地”折多山山顶的旅游服务区超市,游客熙熙攘攘,不时有游客前来购买便携式氧气罐,超市负责人邱杰忙得不可开交。
不过,这种供不应求的场景很快将成为过去。
“2日晚上,我们的供氧集装箱紧急安装完毕,可以为游客提供集中吸氧体验。”张继红介绍说,供氧集装箱长13米,可供10人同时吸氧,采取市场化运作,游客缴纳20元吸氧费,不限时吸氧,让游客身体状况基本恢复之后再离开。
便民吸氧的同时,也萌发了新的商机。“在海拔米达古冰川山顶上打造一个三面玻璃墙组成咖啡屋氧吧,采取免费供氧方式,游客可以在氧吧享受有氧环境,一边喝着咖啡、就着餐欣赏达古冰川的美景。”姚晓荣对于自己得意之作颇为满意,免费供氧激发的游客二次消费让其尝到了“甜头”,咖啡屋氧吧凭达古冰川13万人的游客量,可实现每年60余万元的销售收入。
这些只是两州“高原氧、健康行”试点示范建设的一个缩影。多元化布点,满足游客不同需求,是“高原氧、健康行”试点示范建设的鲜明特色。
据介绍,在试点示范建设中,针对不同场景对不同产品的需求情况,甘孜、阿坝两州分类布局了一批与之相适宜的产品,提升了游客健康用氧的体验感和舒适度。“两州在共性上,都体现在有方便携带的罐装氧、袋袋氧、制氧机等产品。”据翟刚介绍,不同之处是在供氧模式上,阿坝州重点以打造弥散式吸氧室、弥散式餐饮室、弥散式客房等为主;甘孜州则重点运用可移动鼻饲制氧机打造吸氧区、应用弥散式制氧机和集中式弥散制氧机打造弥散式客房、在重点观景点布局供氧集装箱等为主。在收费模式上,阿坝州以免费为主、销售为辅;甘孜则以租赁、收费等市场行为主,免费为辅。“阿坝、甘孜两州在供氧模式上进行的多元化有益探索。可谓各有千秋、各具特色,满足了游客不同的需求。”翟刚说。
植入高科技
为游客带来方便快捷体验
“打开手机蓝牙,扫一下机器上的